Alice Pizza 源自意大利羅馬的長方形手切薄餅,於當地廣受民眾歡迎,
Alice Pizza 源自意大利羅馬的長方形手切薄餅,於當地廣受民眾歡迎,
集合創作和食、刺身壽司、卷物、天婦羅、串燒燒物、
小店菜式多元化,特色食物包括半熟赤鯥配海膽魚眼晶體醬汁
堂食以外,這裏的外賣福袋便當十分扺食,每天進口海產以新鮮時令食材足料製作,如北海道龍蝦、帆立貝等不定期剌身款式,只售$100。
印尼餐廳1968重新落戶中環,繼續由老店第三代老闆 Hudson 主理,延續家族歷史悠久的印尼菜。甫進店,立刻就會感受到溫馨質樸的氛圍:木桌、舒適的卡座、藤椅和儼如報紙的菜單,好有家的感覺。
菜單包羅各種印尼經典菜餚,如果你對印尼菜式不熟悉,可試試有星號標記的推介美食。 此外,他們還提供 Rijsttafel 品嚐餐單,「Rijsttafel」意思是「飯桌」, 小盤子裏放滿了印尼美食,你可盡情享用精選的開胃菜和主菜,搭配三種不同米飯。其他招牌菜包括:烤雞肉串、印尼炸雞配自家製參巴醬。沒吃過印尼炒飯 又怎算來過印尼餐廳?這裏的印尼炒飯加入了甜醬油翻炒,美味可口。
Barcode 由己連拿利搬到中環自動扶手電梯旁的閣麟街,地點更加方便易逹。小店貫徹舒坦的白色空間,室內裝潢沿用白色主調,配襯蔚藍色梳化及白色紗簾,帶點 resort 感覺,加上偌大窗戶透射的天然光,令人心曠神怡。
Menu 選擇不算多,朝早有麵包酥餅,午餐則有三文治、熱狗、意粉和漢堡包,推介:Penne with King Prawn($88)大蝦肉質不錯,長通粉熟度恰到好處,醬汁微辣醒胃。Barcode Hotdog($78)熱辣辣的熱狗包大過手掌,夾着台式香腸,配料有生菜番茄也有紫菜和木魚花,是滿足口腹心靈的 comfort food。
主打意式咖啡,暫時只提供一款中深烘焙的 Espresso Blend,為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及埃塞俄比亞的拼配豆。Espresso Tonic 堅果風味更厚實突出,餘韻仲有焦糖香,配甜品相當不錯。Barcode 目前只營業至下午6時,店員透露酒吧將在月內開放,屆時酒單也會來個大革新,大家拭目以待。
銅鑼灣 wwwtc mall 全新⻄餐廳,Tomacado 花廚英文名字靈感源自番茄(
食物方面,餐廳以創意⻄
Bacha Coffee 首次進駐香港,貫徹品牌發源地摩洛哥裝飾藝術風格、黑白格紋地板、
除了咖啡豆之外,店內設零售精品區,擺放各色各樣的咖啡杯、咖啡壺、咖啡掛耳包及用具等,有如置身咖啡精品店。據悉 Bacha Coffee 今年會在香港再開分店,屆時將提供堂食服務,大家密切留意。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永利皇宮2023年矚目新概念餐廳,譚卉由粵菜大師譚國鋒掌舵,為粵菜注入中華文化二十四節氣元素。譚卉的菜單深受中國人「不時不食」的傳統理念啟發,精選融貫中西的時令食材,以現代烹調技藝炮製精緻的粵菜菜餚。
譚卉無論是理念或是餐廳裝潢設計都呼應了永利皇宮的花卉主題。茶廊背壁以玻璃馬賽克磚花卉和彩蝶圖案組成,金碧輝煌的設計映襯前方放於金色蓮花托碟上的珍稀茶餅,餐廳中央懸掛由700多隻意大利穆拉諾玻璃彩蝶組成的吊燈,加入不同的花藝擺飾,令人賞心悅目。花開四季,賞味四時,讓你品嚐四時之味。
餐廳提供單點餐牌、午膳和晚膳賞味菜單,帶來燕窩琵琶豆腐、蜜豉黑豚腩叉、滋補湯品鹹檸鴨絲羹等季節菜餚,季節賞味菜單會搭配珍稀茗茶,讓你邊品茗邊欣賞茶師的特色茶藝表演。你也可以嚐到特色點心如芹黃燒鵝春卷和改良自古法粵菜的官燕季節香梨椰汁戈渣。聚餐當然不可錯過餐廳的侍酒師團隊在酒車呈獻的稀世中國白酒和充滿芬芳馥郁的特色飯後甜品。
由 Lubuds 集團和萬事達卡共同打造的全新概念餐廳 Luma,提供一個國際平台,透過與本地廚師、藝術家和音樂家的合作,融入創意將藝術與美食無縫融合,帶來不同風格的餐廳體驗。Luma 打頭陣請來米芝蓮二星意大利餐廳 Octavium 的前任行政總廚 Bjoern Alexander Panek 攜手合作,創作出融合亞洲菜與西方多元風味的精緻菜式,於八至九月期間限定供應。推介菜式包括:西班牙紅蝦薄片、紅蝦意大利雲吞配 XO 醬乾瑤柱、黑松露乳鴿、燻焗本地雞配荷葉飯拌雞珍。嚐味餐單分為六道菜($980)和八道菜($1,380),另可配搭由餐廳挑選的葡萄酒($498/四杯;$698/六杯)提升餐飲體驗。
店主兼主廚 Esdras Ochoa 繼西營盤名店 11 Westside 另一匠心之作,餐單搜羅地道的墨西哥、韓國、越南、
位於荔枝角 D2 Place,主打越南風味美食並加入現代烹飪技巧及創意元素,配襯裝潢簡約舒適的環境,為區最「Chill」餐廳之一。必試越南火車頭湯河,以辣椒作為特色賣點,牛板腱及頂級牛小排為主角,愛其牛味香濃,湯底精選牛筒骨、牛骨髓及蝦米等調味香料熬制足足24小時,並過濾三次只留下最精華的部份。河內街頭燒鵪鶉,經過炭火烤製,外皮酥脆焦香,鮮嫩多汁,帶有炭火燒烤的獨特風味。不妨試試由經驗豐富的調酒師炮製多款創新越式風味特色雞尾酒,推介 Emerald,以日本抹茶配以越南 Gin酒、檸檬汁、蜜糖、越南桔仔、薑及焦糖糖水及蛋白等材料製成,還有加入紅豆及士多啤梨爆珠,玩味十足。
由 Arlene Wong 和 Dabi Chin 共同打造、隱身在中環繁忙街市中的紐約風格地下酒吧,只有36個座位,空間充滿神秘感及私密度,甫打開門就彷如掉進魔幻世界。酒單囊括一系列經典及創意酒款,如 Marie 其靈感源自 Bloody Mary ,混合Monkey 47 氈酒、番茄清湯、刁草精華,充滿力量的變奏。
泰國名廚 Ton 首度來香港開餐廳,誓必為本地泰菜注入新氣象。Niras 的菜單旨在展示泰國料理的風味、口感和香氣,融合傳統泰國口味和現代烹調技巧。餐廳提供午市嚐味菜單,晚市方面會是四道菜或六道菜的品味菜單,菜式將定期轉換以展現不同季節的時令食材。當中的招牌菜式包括:河蝦配冬蔭功及米飯、瑪莎曼咖喱燉鴨配馬鈴薯、自家製「是拉差辣椒醬」炒蟹配蘑菇及香蕉蝦搭配海苔、紅咖喱石斑魚配泰國羽衣甘藍、生蠔及豬血配北方香料及香辣紅菜頭等。
Discover Time Out original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