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區一向是多元美食薈萃之地,近年更進駐各式各樣的新餐廳,美食選擇非常多。灣仔餐廳多不勝數,不論是精緻的中西日料理,抑或平民美食、港式餅店,連秘魯菜、希臘菜都有,保證你能找到心水美食。不要錯過以下的灣仔餐廳美食。
熱推文章:九龍區海景餐廳推介、必試新餐廳推介、最佳海邊餐廳、10大香港日式燒肉店
灣仔區一向是多元美食薈萃之地,近年更進駐各式各樣的新餐廳,美食選擇非常多。灣仔餐廳多不勝數,不論是精緻的中西日料理,抑或平民美食、港式餅店,連秘魯菜、希臘菜都有,保證你能找到心水美食。不要錯過以下的灣仔餐廳美食。
熱推文章:九龍區海景餐廳推介、必試新餐廳推介、最佳海邊餐廳、10大香港日式燒肉店
前身為 ABC 愛皮西大飯店,早於50年代創辦,樓上經營俄羅斯菜,樓下賣糕餅,盛極一時,分店遍地開花。時移世易,僅餘的中環結志街的餅屋於2014年因社區重建而結業。老店傳人不忍長輩心血就此浪費,在灣仔重開餅屋,延續傳奇。大家一定要試試這裏的招牌卷蛋和菠蘿包。
Big Buns 是一間有趣和充滿風味的外賣店,主打足料大大份的三文治,口味多元化。醒神早餐有英式炒蛋三文治,鬆軟的法式甜包內夾着牛油炒蛋,上面鋪滿半熟的優質美式芝士,配焦糖洋葱醬,濃郁的滋味。芝迷必愛新鮮熱辣的烤芝士三文治,中硬質的車打芝士和半融化的水牛芝士配上自家製的芫荽醬,兩面烤烘過的酸種麵包搽上丘比蛋黃沙律醬;你可自選慢煮牛小排、煙肉或意式肉醬,盡情品味不同配搭。
前四季酒店餅房行政主廚 Grégoire Michaud 的首間烘焙 café 店 — Bakehouse,主打各種新鮮烘焙食品,如自家發酵的酸種麵包、傳統的百吉包、牛角包等。灣仔分店設有餐廳部分,供應不同菜餚包括全日在餐、脆炸大啡菇、漢堡,週末去吃 brunch,特別悠閒。
源自東京的咖啡店 Omotesando Koffee 關閉表參道的原店後,過江落戶在灣仔利東街。雖然原本的獨特環境難以在香港完全複製,但大家依然可以吃到招牌濃縮咖啡和名為「菓子」的方形焗奶油蛋糕。
白天是麵包店,晚上則變身做酒吧,由米芝蓮一星英國餐廳 Roganic 主廚 Oli Marlow 領軍,將英式烘焙和美酒二合為一,為大家帶來耳目一新的買麵包、飲靚酒體驗。地面是 grab-and-go 烘焙店,提供新鮮出爐的英式烘焙輕食。上層設休閒雅座,入夜後這裏會化身成休閒酒吧,供應佐酒小食、凍肉和芝士。
餐廳的名字取自馬拉語 Rempah,意指「香料的混合」。Rempah 是娘惹菜的靈魂,大部分娘惹菜餐廳都有各自的秘方。這裏的娘惹濃厚叻沙,湯底用上檸檬草、大蒜和辣椒,以及其他香草和香料來調味,湯頭夠濃稠,味道非常出眾,椰漿味也很突出。蝦麵以豬骨加入大量蝦頭和蝦殼熬製,湯底透出橙色蝦油,啖啖都是精華,並以豬油渣和焦糖洋葱作點綴。
餐廳位於灣仔星街,採用傳統的家庭式小餐館佈置,供應琳琅滿目的越南美食,以及價格相宜的精選法國葡萄酒、雞尾酒、烈酒及餐後酒。由新任總廚 John Nguyen 掌舵,經典美饌包括燒魷魚,簡單綴以香茅和辣椒,惹味到極。另有澆上楓糖漿食用的直火燒沖繩豚肩肉;炭烤八爪魚配搭烤牛骨髓和濃郁的羅望子醬。鍾情越南法式三文治的朋友必試牛舌越式法包,香脆鬆軟的法包內塗上滿滿的鵝肝醬,搭配青瓜、醃菜及芫荽,平衡牛舌的豐腴脂香。
餐廳主打意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的經典傳統料理,重點推介精選扒類 I Tagli Del Macellaio(Butcher’ s Cut),由餐廳的肉類屠宰專員選購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牧場的黑安格斯
位於灣仔地標藍屋旁的泰國菜小店,獲2018米芝蓮必比登新上榜推介。由時尚泰菜 ChaChawan 前主廚、澳洲籍大廚 Adam Cliff 主理,主打船河及創意特色小食,船河分和牛及豬兩種,湯底以大量香料及豬血熬製,色澤深沉帶濃香,麵條新鮮爽滑。
由日籍總廚三原光史先生主理的意日料理餐廳,將其家鄉香川縣的地道食材融入意大利菜中。鐵板燒吧枱位置以深色日本橡木打造,後方的壁畫仿如幅尋寶地圖,帶領大家由總廚三原光史先生的家鄉出發。招牌菜式包括採用來自日本香川縣的橄欖和牛炮製的日本和牛薄切配紅酒醋,此品種的和牛擁有美麗的大理石油花,肉味香濃多汁,口感柔軟。三道菜午市菜單($148-$208),選擇包羅前菜沙律及注入意大利風情炮製的茶碗蒸,主食可選意大利麵或燴飯等。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灣仔一棟不出名的商業大樓裏,隱藏由日本調酒師遠藤真彥(Masahiko Endo)主理的日式酒吧。這個空間猶如舒適的現代私人會所,室內裝潢以深色木料、俐落線條和暗灰色的家具裝飾為主。店內提供數百種威士忌,包括相當齊全的日本品牌,以及較為罕見的印度和台灣威士忌。
ChullsChick 貫徹秘魯菜傳統,一系列菜餚涵蓋秘魯多種美食,並嚴選來自秘魯、新鮮直運的最佳食材。從清新開胃菜到風味十足的主菜,如秘魯生漬魚、秘魯特色餡餅、傳統秘魯炒肉眼牛柳配飯及薯條,當然不少得還有 ChullsChick 招牌秘魯風味烤── 雞肉經獨特的秘魯香草和香料醃製,放入 El Rotombo 烤爐中進行烤焗。這個烤爐特意由秘魯空運到港,其特殊設計可以令雞隻在烤爐內以旋轉方式慢慢烘烤,增添別樹一格的濃郁煙燻香味。同時透過高低溫的完美配合,去除雞肉上的多餘的脂肪,令肉質細嫩,美味無比。
來自東京的 Wagyumafia 餐廳以售賣號稱全球最昂貴和牛三文治而聞名,這款三文治巧妙地融合了高級料理與街頭美食,以炭爐烤焗日本牛奶麵包㚒着厚切吉列牛扒,再配上特製醬汁,令人回味無窮,連碧咸父子都係 fans。灣仔店除了帶來招牌的和牛三文治之外,餐廳主打廚師發辦,菜式以來自不同部位的牛肉入饌。餐廳體驗菜單只接待會員,想試東京名物,須先申請入會(入會費$2,000/人)。
灣仔新派火鍋店,現場播放節奏強勁的音樂,更提供富特色的人氣中式 Cocktail。配搭五款秘製養生美顏湯底,全部無添加味精,包括:胡椒蘿蔔牛蹄筋湯、椰子花膠螺片雞湯、樟芝苦瓜排骨湯、辣酒煮花螺湯及原條沙巴酸菜魚湯。火鍋配料除了講求新鮮,當中更有糅合東南亞風味食材炮製,如香葉肉碎餃、九層塔蝦丸、冬陰功腐皮卷等。醬料則有香茅、南薑、金不換、檸檬葉、泰式胡椒粒、泰式辣醬等任你混醬。向牛魔王推介牛極盤,齊備吊龍、腩芯、腩頭、牛頸脊、池板、扒底尖,置中的是以騸牯牛舌捲成有如盛放的花朵,賣相極度精緻;每兩星期輪流轉換不同部位,保持新鮮感。
希臘小餐館 Artemis & Apollo 展現樸實而美味的地道風味,適合一大班親友共享 。開胃前菜的選擇眾多,包括希臘小餐館常見的 Fava Mash 豌豆仁蓉、主菜方面有各式烤肉,例如 Chicken Souvlaki 烤雞肉串和 Pork Souvlaki 烤豬肉串配捲餅及乳酪,另外還有 Calamari 魷魚或燒烤海鮮菜式,讓食客可細味希臘的小島風味。
以灣仔船街22號命名的 22 Ships 是一間西班牙 Tapas 吧,在2020年翻新後,佳餚都由總廚 Antonio Oviedo 掌舵,客人可在餐廳配以西班牙葡萄酒、水果酒等等。他們不收加一服務費,但也不設訂位,如果想前來品嚐美食,都切記要提早,預留時間排隊。
灣仔精緻法日扒房,有別於傳統扒房的滋味享受,週末早午餐性價比高,餐單除了包含超過十款前菜如乾式熟成25日比利時牛肉他他配紫菜多士、牛尾鴨肝醬可樂餅及日本紅蟹肉牛油果醬脆餅,你可任選兩款品嚐。
坐落於灣仔的二級歷史建築內,佔地2,000平方呎,設計以日本明治維新為靈感,將咖啡室、餐廳和酒吧共冶一爐。The Bistro 餐廳由主廚 Yusuke Kitade 精心烹製各款和風洋食,包括日式蛋包飯、漢堡包和意粉等; The Coffee & Tea Room 舖有榻榻米,提供多款茗茶和精品咖啡,配上日式和菓子;酒吧更是由 Mizunara: The Library 的首席調酒師遠藤真彥主理,雞尾酒有水準。
Discover Time Out original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