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們加到你的收件箱

搜尋
Tsz Shan Monastery
Photograph: Shutterstock

香港戶外靜修好去處

在心靈綠洲,修心忘憂

撰文:
Time Out Hong Kong
廣告

疫症下的香港,人心不穩,無法展歡顏,可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找個清靜的地方,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抖擻精神,清空憂思,才有動力面對現實種種難關。以下數個靜修勝地有寺廟、茶室、藝文場地等,遠離繁囂,環境清幽,加上各種修心活動,堪稱心靈綠洲,或者是疫症下的避風塘。想知道香港有什麼自然風光,請瀏覽香港隱世島嶼令你意想不到的香港仙境

  • 景點
  • 大埔

富豪李嘉誠的「家廟」慈山寺近日迎來兩萬呎佛教博物館,展出過百尊藏品及43卷敦煌手抄經,極有看頭。其實這家寺廟不光有話題,由環境乃至建築,由理念乃至形象,在香港寺廟中屬少見。座落大埔郊外洞梓,與群山為鄰,環境之清幽可想像。採用仿唐建築,寺內嚴禁香火,像日本寺廟般以清水供奉,流露日式的莊嚴淨潔和禪意,加上戶外的76米慈目觀音造像,這裏更見靈氣。不時舉辦抄經、靜觀、茶禪等活動,以生活味沖淡宗教味,令學佛不再等同老土及迷信偶像。

  • 好去處
  • 活動場地
  • 屯門

屯門曾有個美麗的名字青山,急速城市化及新市鎮的興建令很多人早已忘記這裏曾經名如其地,青山綠水相伴。清山塾這個座落佛堂的藝文空間彷彿暮鼓晨鐘,重新召喚舊日的屯門印象。瓦項小屋內,藝術展覽廳、書室、咖啡廳三位一體。牆上高掛已故釋見修法師照片,以紀念這裏前身是佛教見修幼稚園。屋外是小園林,處處花草,每一角都賞心悅目。至於座落的清涼法苑,清幽淨潔,人煙寥寥,絕對是鬧市內的一個後花園。

廣告
  • 好去處
  • 漫步遊
  • 大嶼山

說到正念或者靜觀,不得不提一行禪師。這位地位與達賴喇嘛相約的越南籍宗教領袖一生致力推動和平,尤其在越戰期間,冒着政治及性命風險,從美國回到故鄉支援非暴力和平運動,並因此獲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但他濟世的胸懷卻被專制政權視為叛逆,並取消其越南護照,回家無期。流亡期間,他主張把佛學融入生活,在世界各地設立「梅村」禪修中心,讓大眾修習正念。梅村香港成立於2009年,2011年落戶大嶼山昂平的蓮池寺及竹林淨苑。

  • 餐廳
  • 茶室
  • 黃大仙

品茶不只嚐不同茶葉的風味,滿足口舌之欲,泡茶過程也是一場修行,學習專心致志,活在當下。好的品茶環境往往相得益彰。這家茶室位於鑽石山古式園林南蓮園池,採用唐式木構建築風格,優雅各整齊。漏窗設計起着滲透掩映作用,景色隱顯若現。環視四周,都是綠樹碧水,讓人渾然忘卻數步之外是高樓林立的鬧市。在這寧靜雅致的空間,挑茶葉,泡茶,再呷一口清芬,不只是味覺的享受,而是身心靈的洗滌。

廣告
  • 好去處
  • 黃大仙

穿過草木相間的建築入口,映入眼簾的是結合唐代及日本建築風格的志蓮淨苑。寺廟裏設置了清幽的盆景、蓮花池及古式園林南蓮園池,與莊嚴宏偉的木構建築群相映成趣。廟宇提供佛學課程,從理論開始,修心養性,也是不錯的途徑。

  • 景點
  • 大嶼山

位於大嶼山昂平,附近是名剎寶蓮寺,是由38條木柱組成的大型戶外木刻群。木刻為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墨寶,文字內容為《心經》經文。木柱排列成∞字形,象徵生生不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走在木刻群之間,默唸着《心經》,內心有份難得的平靜。多數人從寶蓮寺的天壇大佛走到「心經簡林」,沿路可欣賞美麗的山海景色。

廣告
  • 景點
  • 沙田

中式基督教建築群,30年代,在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帶領下,由丹麥建築師艾術華設計而成,一直是教徒靜修勝地。位處的道風山,沿路綠蔭相伴,四季有着不一樣的美麗景緻。道風山有一處由卵形石鋪砌而成,名為「明陣」,迂迴曲折猶如迷宮,但其實藏有一條清楚路線,入口出口為一。只須沿着小徑步行,便會走到中心點,期間適合默想及反思。

相關文章

廣告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