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一種超過600多年歷史的民間傳統工藝。拉糖師杜煥的小舖屹立於長洲東邊路街角中,他打開自製的木盒小熱爐,捏出溫度至少有170度的糖漿,一拉一搓製成糖坯,再以剪刀一拉、一拔、一勾改變糖的形態。短短兩三分鐘,原本半液態狀的糖漿,就活脫變成一隻栩栩如生的碧龍、駿馬或長洲節慶常見的麒麟,宛如一個街頭魔術師。
杜煥的吹糖技術主要是靠他的童年回憶煉成的,他六歲時經常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圍觀吹糖人的攤檔,杜煥指「我是最迷那位,經常看到不願回家吃飯而被罵」。他看過一些師傅拉出孫悟空、豬八戒等造型,又目擊有人用口吹出一個「糖茶壺」,「這些回憶都好似昨天才發生似的」,這些深刻的記憶都成為他後來自學拉糖的養份。雖然杜煥造出的糖果精緻度令人愛不釋手,他還是希望客人可以品嚐一下他造的糖果,「最好就吃掉它吧!不然為什麼要用糖來造?」,拉糖之於杜煥,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是與人連結的媒介,「吃下它後,它可以進入你的血液及五臟六腑之中,讓糖與人連結在一起」。立即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