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情報

基孔肯雅熱香港最新消息|一文看清什麼是基孔肯雅熱、病徵、傳播途徑及治理方法

世衛發出警告

Ann Chiu
撰文
Ann Chiu
Managing Editor, Chinese
A mosquito (Aedes aegypti) is pictured on a surface in Mexico City on December 2, 2024. (Photo by Yuri CORTEZ / AFP)
Photograph: Yuri Cortez/AFP
廣告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基孔肯雅熱疫情可能大規模爆發,呼籲各國採取緊急措施預防。廣東順德近日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截止7月21日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 2,659宗。雖然本港今年暫時未錄得基孔肯雅熱的確診個案,但隨着夏季氣溫及雨量上升,本港蚊患情況預料會加劇,加上市民在暑假期間會較頻繁外遊,包括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地區,因此出現蚊傳疾病(如基孔肯雅熱、登革熱)輸入個案及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加。特區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7月23日召開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及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並討論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措施。

到底基孔肯雅熱有甚麼症狀?傳播途徑是甚麼?立即來了解更多基孔肯雅熱的資訊。

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基孔肯雅熱已在過百個國家被發現,當中包括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島等地。

基孔肯雅熱病徵

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由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並多數與其他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關。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痊癒。在偶爾的情況下, 基孔肯雅熱病毒可引起眼、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新生兒、年紀較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現有證據顯示,曾經感染過基孔肯雅熱病毒的人士對再次感染具有免疫能力。

基孔肯雅傳播途徑

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香港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本港常見的蚊品種。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的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

基孔肯雅潛伏期及治理方法

潛伏期為兩天至12天,通常為三天至八天。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目前沒有預防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在本港獲註冊。

Time Out 教你 DIY 天然蚊怕水

有關更多防治蚊子滋生的資料,請瀏覽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

繼續看:

香港動漫電玩節 2025
香港 Chiikawa 展覽攻略2025
50大香港室內好去處推介
Crybaby 香港限定店首登場

最新情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