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香港曾是與世無爭的漁港,現在卻變成節奏急速的石屎森林,處處繁囂。但你以為漁港風光不復見?大澳漁村擁有百年歷史,水上風光依舊,時間彷彿靜止,特色土產、棚屋、殖民建築到端午節特色龍舟遊涌等等,保留了令人懷緬的純樸古貌,大家一起來遊水鄉,回味舊時光吧。
隱藏在大澳街市街的百年老房裏,走在熱鬧的街上很容易會錯過這家雜貨店。2020年進駐這個充滿歷史的閣樓,兩位香港工匠打造寧靜的小天地。小店可見舊式廣東地磚、古色古香的木樑屋頂,這裏售賣自家製藍染和皮革作品、種子裝飾,也搜羅了台灣和日本的生活雜貨、工藝品、服飾和茶葉,二木木製所、京都松榮堂、台南木子到森、臍加厝手路金工和本地的片藍造藍染工房等,都能在店裏找到。

其記:特色凍檸茶
座落在關帝廟和天后廟的對面,你會看到外表平平無奇的小店。其記排檔設有戶外座位,供應簡單的茶記美食。來到這裏不點食物不要緊,最重要是試試他們的凍檸茶。小小一杯沒有任何冰塊或是檸檬片,入口散發獨特的香氣,檸檬的酸度與甜味調得剛剛好,夏天喝最消暑!
單看閘門和牌面,都可以感覺到小店的自然氣息。這間大澳特色小店由 Earth.er 設計師開設,透過售賣環保服飾及用品,鼓勵大家愛護環境,為地球盡一分力。這裏售賣不同設計服裝、背包、鞋,在尼泊爾自設工場製造,支持尼泊爾公平貿易生產。自家產品採用傳統編織技術和麻布等環保物料,務求減低對環境的破壞,大家不妨來發掘更多。⠀
大澳可說是香港的貓島,四處都看到可愛的貓星人,而島上的「大澳非茂里」 大家都應該不陌生。每逢經過這裏,都可以看到許多貓貓的身影。大澳非茂里與本地藝術家及創作人合作,不時舉行小市集、工作坊和文化活動如大澳水鄉花燈節,推廣大澳文化。
大澳長龍小食豈只有蝦豬餅,炸沙翁也不容小覷。來到大澳餅店,大家必定會買炸沙翁,即叫即炸即吃。拳頭大小的麵團球落入滾油中炸至金黃色,最後沾上砂糖。咬一口沙翁,外脆內軟而且充滿空氣感,蛋香撲鼻,甜而不膩。炸爐不大,每次製作數量有限,保證可以嚐到熱騰騰的沙翁!今年價錢趕上通脹,每個$15。
棚屋、廟宇、鹽田遺址......漁村的歷史痕跡到處可見,但你又有沒有看過這裏的殖民西方建築?屹立於石仔埗街旁的山丘上,大澳文物酒店原是舊大澳警署,在1902年為打擊海盜而建,現今活化成酒店,白色建築散發古典美。特別推薦的是位於一樓的玻璃屋頂餐廳 Tai O Lookout, 環境別緻,讓各位歎下午茶之餘,也為本地藝術家提供交流平台。酒店每天免費開放參觀,你也可以參加導賞團了解更多歷史。(疫情期間暫停)
來到漁村,會看到不少原住民招攬生意,邀請遊客坐船出海。只要付幾十元,就能坐遊覽船20分鐘,遊棚屋及尋找中華白海豚。大澳附近的水域是中華白海豚的居住地,大家坐船都想看到牠們跳躍海面的畫面,但中華白海豚真的可遇不可求,運氣好就會遇到,船票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
打卡位

橫水渡橋
進出大澳不同景點遊覽,橫水渡橋是必經之路,天藍色的設計非常適合打卡。橫水渡橋採用吊橋設計,可以兩邊收起,讓大型船隻駛過。

新基大橋
自1979年村民籌款興建的新基大橋,以標誌性的紅色設計著稱。每次過橋都可以欣賞到水上棚屋的恬靜風景,打卡最適合!

大澳大會堂
大澳的公共設施無論是郵局或是行人天橋都充滿特色,大澳大會堂的藍綠色大閘也可以拍出度假風情!

東京士多
位於吉慶街的東京士多,賣的是一般士多雜貨。特別之處在於門前的雪姑七友雕像和性感跳舞孖妹擺設,可說是島上最趣怪的店面,令人印象深刻。

大澳貓:社區可愛身影
大澳可說是個貓社區,大街小巷都藏着貓咪,有時爬上屋簷曬太陽,有時躲進角落小寐,從不打擾居民。大家來到大澳,不妨留意四處的貓貓,記得不要騷擾牠們喔。
前往方法
東涌港鐵站巴士站乘搭11號巴士直達大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