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傳統豬籠餅由來
豬籠餅,又稱為「豬仔餅」或「公仔餅」,是中秋節傳統小吃。講起豬籠餅的由來有不同說法,其一是店家做月餅後將剩餘食材做成豬籠餅,以免造成浪費;另一說法則是月餅師傅用豬籠餅來測試爐火溫度,以做出最好的月餅餅皮。
中秋節傳統豬籠餅其實是無餡月餅,將月餅皮做成小豬造型,放在花籃或竹籠裏,寓意豬籠入水。昔日貧困家庭難以負擔買月餅,需要分期付款購買月餅,稱之為「供月餅會」。當時買月餅會贈送豬籠餅,是小朋友喜愛的小玩意。除了豬籠餅造型,這些中秋公仔餅還有不同形狀造型,像寓意魚躍龍門的鯉魚、寓意長命百歲的壽星公、佛公、棋子等等。
豬籠餅充滿了月餅皮的油光亮澤,入口甜膩,質感則偏乾,好不好吃就見仁見智。香港不少老餅店每逢中秋節會售賣豬籠餅,立即看看以下的豬籠餅精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