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們加到你的收件箱

搜尋
SSP shutterstock
Photograph: Shutterstock

深水埗終極指南

帶你發掘這個動感小區

廣告

深水埗是個多姿多彩的社區,吃喝玩樂包羅萬有及與時並進,反映了香港文化多元、包容、靈活的特性。2020年 深水埗榮登「全球 Time Out 最型格社區」第三位,排行僅次於西班牙 Esquerra de l'Eixample 及美國洛杉磯市中心,實在令人喜出望外!

作為擁有香港最多基層的大社區之一,深水埗既呈現着最地道草根的一面,又融入了新舊交織的創新地標,盡顯獨特個性。在這裏你會找到擁有四、五十年歷史的懷舊冰室,也有最夯的概念店和咖啡店;拐過街角,更有歷史建築和文創空間,漫步大街小巷,你可感受最貼地的港式情懷。

必試小區名物
Photograph: Calvin Sit

必試小區名物

想感受香港最貼地的活脈搏,一定要來深水埗的地道茶記。有逾40年歷史的華南冰室,從早到晚都熱熱鬧鬧,一班老街坊熟客邊呷奶茶,邊聊天。氣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外,這裏的沙爹牛肉麵也一試難忘。牛肉軟滑,自家製沙嗲汁濃稠而微辣,味道到位,即食麵軟硬度掌握得剛剛好,爽口彈牙。來到老冰室,不妨也試試滾水蛋或谷咕等經典飲料。/>華南冰室沙爹牛肉麵

鍾記餐室開舖逾50年,依舊保留着老式茶檔冰室格局。 奶茶由茶水吧老師傅以三種茶葉配搭,並沿用傳統港式做法,把煮好的紅茶用扣布袋隔走茶渣,撞茶焗茶,手到拿來,不消一分鐘,便沖出一杯幼滑醇厚的奶茶,茶香悠長有層次。值得一嚐他們的炸雞髀、雞翼,即點即炸,惹味可口。

/>坤記缽仔糕

維記咖啡粉麵是小區具人氣的人龍店之一,以其特色豬膶麵聞名,豬膶爽口,湯頭清甜帶點薑味,讓本地老饕和外地遊客皆趨之若鶩。另外,位於桂林街的新香園(堅記),早於1968年創立,以馳名的蛋牛治打響名堂,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牛肉用原條牛冧肉醃入味,加入雞蛋煎香,餡料足,加一元烘底,24小時營業,深宵亦人流不絕。當然不要錯過的還有老字號劉森記麵店公和荳品廠合益泰小食坤記糕品專家等,十元八塊起便可一嚐米芝蓮推介的美食。
打卡咖啡小店
Photograph:Ann Chiu

打卡咖啡小店

深水埗 cafe 遍地開花,是文青們必到打卡地。如位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斜對面的 Toolss,可以説它是一間咖啡店,又可以說是文具店。咖啡店面積很小,設計以木為素材配搭灰色水泥牆,文青格局,店主從世界各地搜購回來的文具,喝着咖啡的同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尋找已久的經典老牌文具。另一打卡熱點 Phvlo Hatch地下舖位進駐咖啡店 Colour Brown,一室簡約空間,咖啡香氣繞樑,綠色旋轉復古樓梯更吸引不少人來朝聖。>Coffee Matters

Coffee Matters 前身是一家批發皮革的老店,雖然經過重新裝修,但仍然保留了綠白相間的石磚地板和其他設計元素,每個角落都充滿1950年代的懷舊韻味。同樣走簡約風的 Openground,位於樓高兩層的唐樓內,集咖啡店、書店、生活用品店於一身,氣氛舒服,場地經常有展覽同興趣班,還會定期邀請本地重量級藝術大師舉辦相關的座談會及工作坊。這裏最出名的是冷萃咖啡和芝麻豆腐蛋糕。

喜歡現場音樂表演的話,不妨週末來 Café Sausalito。咖啡店於2014年開業,創辦人也是在深水埗長大。 這裏除了常見的意式咖啡外,還供應單品手沖咖啡,並定期搜羅世界各地的精品咖啡咖啡豆。三更半夜想歎咖啡?到全港首間通宵營業的精品咖啡店 Dog99 Coffee ,小店越夜越熱鬧,吸引了不少文青及藝術家深夜前來打躉,找尋各自的靈感空間。

廣告
人氣文青選物店
Photograph: Jack Wong

人氣文青選物店

後工業年代的深水埗,大多港人印象只有價廉物美的黃金商場和鴨寮街。但當你深入窺探這小社區,會發現這是本土文藝氣息濃厚的秘密基地。藏身於深水埗唐樓的 Foreforehead 是其中一間人氣選物店,由懷舊眼鏡、貼紙、皮具、扭蛋、到本地設計師的手作,一應俱全。另一家雜貨小店 Zapjok Studio 則主攻多款精美的生活雜貨,首飾、衣物和陶具等,很多精品都是本地設計師悉心創作。

>Foreforehead

很多人喜歡旅行,但不是人人在旅程結束後,仍會想辦法保留其餘韻,令旅程遠遠不只回憶。Midway 店主熱愛日本,加上是設計師,故特別留意產品背後的故事。他們收集了很多有趣的設計故事,並精心從日本挑選的生活精品,例如中川政七商店的傳統燒陶、布巾、木器等,旅途的回憶借這些精品還魂重生。

>Paul Au at Vinyl Hero/Photograph: Max Power

黑膠迷對 White Noise Record Vinyl Hero 一定不會陌生。前者店舖主要售賣獨立唱片,新舊兼備。經營16年,由銅鑼灣搬至太子,再到深水埗,店主依然忠於自己喜好和理念,推廣獨立音樂。後者是「黑膠碟養父」Paul Au 的龐大唱片庫,這個愜意的小室從地板到天花板堆滿一箱箱黑膠唱片珍藏,當中有 Madonna、David Bowie、Motown 等經典黑膠,也有60年代廣東歌專輯,盡是 Paul 珍而重之的心肝寶貝。

舊日的足跡
Photograph: Calvin Sit

舊日的足跡

想了解「屋邨仔」的草根生活,去 YHA 美荷樓青年旅舍的「美荷樓生活館」就對了。館內設有居住單位、雜貨店等的複製場景,讓你一探上世紀50至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的生活風貌。美荷樓一帶本是木屋區,1953年的一場大火令接近5萬8,000 名居民無家可歸,突如其來的災難促使政府興建了石硤尾邨,象徵香港第一批「徙置大廈」的誕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改建自石硤尾工廠大廈,藝術中心樓高九層,無論是綠色外牆上「石硤尾工廠大廈」的偌大字眼,還是建築物中央的「口」字型天井,以及粗糙的混凝土地面,都是以前工廠留下來的痕跡。這裏進駐了超過100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及團體,例如繪畫、雕塑、攝影、戲劇等。除了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外,這裏不時舉辦展覽、文創、導賞團、市木集等活動。雖然這裏已經全面改造,但仍依稀看到舊日工廠的痕跡,例如大廈大堂擺放數台工廠機器,各樓層保留開放通風的舊建築特色,你可在這裏追溯大半個世紀前工人的工作日常。

>>南昌押

走到南昌街,遠遠就能看到南昌押的大紅色招牌懸掛半空,尤其於晚上亮燈時,在灰白色的建築物之間格外顯眼。1926年典當合法化後,香港典當業急遽擴展,而南昌押就是在這個時期於深水埗扎根。招牌模仿蝙蝠倒吊銜着金錢的形態,帶有吉祥的寓意,這幢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古色古香,承載着行業輝煌一時的歷史記憶。

>深水埔公立醫局

被人遺忘的深水埔公立醫局,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雖然醫局不對外開放,但即使在外欣賞,也能感受它的藝術風格建築,廊柱上雕刻着精緻的西式古典圖紋,而陽台的欄杆則是中式竹子形狀,完美演繹了香港中西薈萃的特色。這幢於上世紀30年代建成,而其所在地醫局街也因此得名,現為戒毒者提供一站式的診治服務。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