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們加到你的收件箱

搜尋
10 Years
Photograph: Ten Years film still

1997年後的香港電影

Douglas Parkes 訪問李佩然博士,請她談談回歸20年後本地電影業的狀況

廣告

1997前大約十年是香港電影的光輝歲月,這段成功故事大家多少都略有所聞。成龍、吳宇森、李連杰、王家衞……這些本地電影業的重要人物後來都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但到了2017年的今天,香港每年電影產量跌至只有50至60部,遠少於九十年代初期至中期每年200部的水平。更令部份香港人不爽的是,中國大陸電影似乎在國際上得到更多掌聲,奪得金熊奬的《白日焰火》就是一例。 

為了解回歸二十年後的本地電影業,我們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副教授、Hong Kong Cinema Since 1997作者李佩然博士跟我們談談合拍片、審查以及未來展望。

香港電影1997-2017

港產片產量下跌,但您認為質素有沒有下降?
我不認為整體質素有下跌。比方說,港產片在沙士後已經從谷底反彈,交出質素更高的作品如《無間道》三部曲和新的動作片。電影業真正面對的難題是青黃不接。看看現在香港的巨星和主要導演,你就知道香港的人才年紀已經不小。幸而,近來我們也看到一些轉機:杜琪峯和曾志偉等電影業前輩都正在積極培養年輕人才。 

由於《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簽訂,近年合拍片大為增加。這個現象對本地電影業有甚麼影響?
CEPA固然為電影業帶來更多投資者和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拍攝場地、工作室空間和演員,但與此同時香港電影製作人也要適應極為不同的製作環境,並要遵守大陸的規例及審查法例。CEPA帶來的最直接結果是針對本地和大陸市場的合拍片大量湧現,壞處是本地劇情片減少,因為本地劇情片通常被認為難以吸引大陸觀眾。

然而,「本地劇情」片數目近年有所回升,成功吸引香港觀眾回到戲院。有些導演拍出既有香港味,又能吸引中國觀眾的電影,證明自己可以同時吸引香港和大陸觀眾。彭浩翔的《春嬌與志明》和麥兆輝的《竊聽風雲3》就是很好的例子。 

香港電影業衰落的同時,適逢大陸電影業興起。兩個市場有可能共存共榮嗎?抑或其中一個興盛另一個就只能衰弱?
就我所見,本地市場一直都會存在。更重要的是香港拍出了怎樣的電影、有甚麼電影上映,以及誰在主導電影的製作及上映。 

電影業的自我審查有多普遍?自我審查對香港的電影製作造成甚麼影響?
坦白說,這個問題不可能回答,因為自我審查很難客觀地追查出來,更加難以證明。我有讀到過製片人表達對自我審查的憂慮,以及他們可能有意識地迴避某些主題或內容……但這是很個人的決定,而且可想而知很少有人公開談論細節。 

您曾經寫道本地電影業票房收入及質素下跌,反映香港經濟衰退亞洲金融危機及沙士)帶來的影響。如今香港經濟反彈,港產片是否依然反映香港政治上的不明朗因素?
我認為,即使不看票房和本地生產總值,我們還是能看出電影想像與香港社會經濟現實的密切關係。本地電影業現時主要依賴中國市場,規模較小的公司很難生存。至於主題,合拍模式仍然是主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為香港電影帶來新一波的「身份危機」──至少這是過去兩年我在香港電影金像獎觀察到的現象。 

您認為九七後最重要的港產片是哪一部?
《十年》引來許多關注和政治爭議,同時香港的電影放映遭到政治審查大幅滲透,因此我認為《十年》可能是九七後最重要的港產片。這齣電影只能在這個時空下出現。儘管它的技術和藝術水平仍有不足,但它符合了「獨立香港電影」的所有條件。

最後,您預計二十年後本地電影業會有甚麼變化?
時局這樣紛亂,我不想預測將來會怎樣,但我希望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日子裏,像《十年》和《消失的檔案》這樣的電影仍可以在香港拍攝和上映。

最佳電視劇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