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們加到你的收件箱

搜尋
Cathedral of the Nativity of Our Lady
Photograph: Colin Lam

十大必到澳門世遺古蹟

澳門地方雖小,但蘊含豐富的歷史寶藏

Ann Chiu
編輯:
Ann Chiu
廣告

澳門歷史城區昔日聚居了很多以葡萄牙人為主的外籍人士,因此遺下大量受中西文化交融影響的民間建築物,不但保留了中國最古老的西式建築群,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及與其相鄰的八塊前地於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澳門必到打卡景點。遊走舊城區,猶如走進時光隧道,一窺昔日葡萄牙人的生活面貌。富韻味的歷史建築在澳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都是澳間打卡好去處。想知道更多澳門美食?請留意精選澳門個性食店十大澳門地道美食

 

2023澳門必到打卡景點

  • 景點
  • 澳門

建於清乾隆年間,本為商人議事場所。門前社壇刻有榮寧社字樣,及「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 對聯。會館中設置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讓遊人自由拜祭,故又有「關帝廟」之稱,結合公所與 廟宇的功能。後期會館漸失權威,公所功能退化,僅餘下廟宇角色,故被直呼其為爲 「關帝廟」。

  • 景點
  • 澳門

修院於18世紀由耶穌會創辦,旁邊的聖堂落成時規模僅次於聖保祿教堂(即大三巴牌坊),故俗稱「三巴仔」。修院純樸,聖堂則華麗誇張,屬巴洛克風格。祭壇裝飾絢爛,方柱多以斷山花作點綴。聖堂存放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手肱骨,為東方天主教重要文物。聖若瑟修院附設藏珍館,收藏油畫、聖像等宗教文物。

廣告
  • 景點
  • 澳門

澳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及正覺禪林組成,建築融合大自然,風格簡樸,佈局錯落有致。當中的琉璃花磚方窗、飛檐、浮雕、富閩南特色的「鑊耳」山牆、瓷製寶珠裝飾等均見古時工匠的心靈手巧。

  • 景點
  • 澳門

建於19世紀,為中國首座西式劇院,亦是昔日葡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地。劇院粉刷綠色,襯上墨綠門窗、紅屋頂及主調為黃色的環境,拼色獨特搶眼。採用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平面作縱向佈局,圓弧形觀眾席前後佈置了前廳及舞台,兩側是能通往二樓月牙形觀眾席的長廊。

廣告
  • 景點
  • 歷史建築及遺跡
  • 澳門

原稱摩爾兵營,俗稱「水師廠」,19世紀後期落成。落戶媽閣山邊,外牆粉刷成淺黃色,襯上白花紋,建築風格融合阿拉伯及哥德式元素。獨特之處在於有多個伊斯蘭尖拱券,各尖拱間,綴以三葉圖案,加上女兒牆排列工整的方尖形裝飾,呈韻律諧協美。

  • 景點
  • 澳門

建於1869年前,為中國思想家鄭觀應故居。院落式青磚大宅,由多座風格迥異的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採用中國形制構建之同時,例如主房區是兩座四合院式建築,屬兩進深三開間式結構,亦注入西式元素,例如天花的泥塑圖案及外牆的抹灰。

廣告
  • 景點
  • 澳門

仁慈堂是澳門慈善機構,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於16世紀創辦。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屬傳統歐陸磚石建築。除花崗石柱基外,整座粉刷白色,莊嚴高雅。立面裝飾線豐富精細,壁柱風格多樣,賞心悅目。大樓內設有博物館,展示仁慈堂和天主教教會有關的文物。

  • 景點
  • 澳門

教堂建於17世紀初,1835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教堂,僅剩下教堂前壁、地基以及教堂前石階。教堂前壁採用巴洛克式風格,但部分設計,例如漢字及菊花圖案則富東方色彩。教堂前壁類似傳統中國牌坊,故本地人俗稱為「大三巴牌坊」。90年代澳門政府對遺址進行考古及修復工程,經過五年,終建成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和墓室。

廣告
  • 景點
  • 澳門

早於1622年落成, 受風災破壞而多次經歷重建。大堂主體採用坡屋頂及木屋架;鐘樓有三層蓋以平屋頂。室內保留1937年重建時的新古典風格裝飾。教堂入口的葡式屏風、聖像以及彩繪玻璃窗均是文物。以往每任澳門總督上任時,均會把權杖放到聖母像旁,以示權力之神聖。

  • 景點
  • 澳門

前身為澳門市政廳,建於1784年,經歷多番修建成如今模樣。白色外牆,墨綠門窗,藍白葡式瓷磚,巴洛克斷山花式窗楣,處處流露南歐風情。樓高兩層,二樓大禮堂是舉行會議和儀式的場地。同層的圖書館以葡萄牙瑪弗 拉修道院圖書館為設計藍本,收藏了多部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 歷史文獻。

廣告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