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們加到你的收件箱

搜尋
Birdcage Maker
Photograph: Calvin Sit

人物專訪:香港最後一位雀籠工匠

本地鳥籠製作傳統手藝面臨失傳,造籠師傅財叔跟我們分享行業點滴

Cara Hung
撰文:
Cara Hung
廣告

走進園圃街雀鳥花園,初聞清脆的啁啾鳥鳴,穿過巷子伴着腳步是微微的雀鳥味。來到財記面前,看見天花掛滿了形形式式的雀籠,而下方坐着一位老師傅,正在全神貫注地做工。他就是本地所剩無幾懂得製作雀籠的工匠──陳樂財(財叔)。

現年75歲的財叔,12、3歲就入行跟舅父學造雀籠,後來向製籠界名家卓康拜師學藝,之後自立門戶,至今已經60多年。雖然財叔以造籠起家,但現在只做修籠的工作。「我宜家無造籠啦,修籠好忙唔得閒。」說着,財叔兩三下輕鬆地刨削竹枝幼細的末端,看似簡單的步驟,流露着厚實的功架。

儘管財叔很久沒有造籠,但談到做籠的工序,他馬上娓娓而談:「造籠要睇天意。」天氣不好的話,會影響竹的狀態:天氣太潮濕,竹子會發脹;天氣乾燥的話竹會破裂,所以造籠要用舊竹,新竹買回來需擺放至少幾年,讓竹子穩定後才適合造籠。先刨竹,再用熱水煠幾小時至軟身「聽話」,以方便拗彎,吹乾後再用火水燈 燙,上完漆再焗⋯⋯所謂慢工出細貨,造籠工序繁複,講求天時地利及師傅的技術,若是出於名師之手,叫價可以上萬至幾十萬元。

精心製作鳥籠,全為住在裏面的愛鳥。「咩雀配咩籠。」財叔解釋一個好的雀籠應該配合雀鳥的大小和習性,「大鳥用大籠,小的用細籠,隻雀擺入去要靚﹗」可是隨着時代變遷,潮流變得不同,現代人只要鳥籠高大就好。

他能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師,皆因對工藝美學的執着。「 有功力,就上到位。」他分享,藝術家應有高超的技術,不能一紙空談。「揾口嚟做,唔同揾手嚟做。」被問到曾否試過出錯, 他非常誠實地回答,「有,以前啲人睇唔到,我就唔出聲,哈哈﹗」嘻嘻笑着,但接着說:「錯咗唔緊要,最緊要知錯能改,先係做手藝嘅人。」

近年禽流感爆發,惜雀之人在茶樓品茗賞鳥的光景不復在,而雀仔街都搬到雀鳥花園,「撚雀」文化和造籠工藝正在悄然消逝。講到傳承手藝,財叔慨嘆:「邊有人學呀,仔女無心機學,又無藝術細胞。」即使他肯收徒弟,造籠需要耐性和藝術天分。不論質素好壞,初學造籠最少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更何況要學習師父的畢生絕學,傳承絕非易事。鳥籠製作手藝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行業式微,財叔卻滿看得開:「可能之後又有另一番天地呢﹗」問到何時退休,財叔毫不遲疑地回答:「做到就做!」無論造籠工藝的將來如何,我們都應該學習財叔般樂觀面對。正如他說過,造籠要看天意。

相關文章

廣告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